眾所周知,提到鉆石,很多人都會想到那句經典的廣告詞:「鉆石恒久遠,一顆永流傳」。無論是在價值上、外觀上、還是內在的品位上,鉆石對于很多人都是神秘般的存在。但這種令很多人都心馳神往的小石頭,其開采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。
米爾礦又稱「米爾內礦」,是一座露天鉆石礦,坐落于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。這座鉆石礦深524米,直徑約為1609米,是世界上最大的鉆石礦,也是世界上第二大人為挖掘產生的巨坑,僅次于美國的賓漢峽谷銅礦。
米爾內礦已經不能用坑來形容了,現在能說它是一個巨大的洞穴。從高處俯瞰它就知道它是如同漩渦一般慢慢進入大地的最深處。因為這個漩渦太深了,已經是地球里面的磁場與陸地上的空氣產生了巨大的氣流,所以那種體積過小、質量過輕的飛機從上空飛過,可能會受到氣流的影響被吸入這個洞穴。所以說礦產資源不要過度開采,容易導致地面塌陷,讓附近的河流干枯,有著諸多不好的影響。
運行了46年要被廢棄本身是一件好事,不過可惜的是,俄羅斯沒有太多的財政資金可以用來填補這個大坑。所以目前只能任由這個巨大的坑礦留在這里,如今成了一處知名的景點。而米爾市內也依然保持著貧窮的狀態。與其說這里是景點,不如說是一處壯麗的人造景觀。
而里面的鉆石,抱著最具體的產量、產值等位置信息的渴望,一名承重員最后還告訴了一個大概的信息,米爾內鉆石坑截至目前已經挖出至少15億噸礦石,在2009年開始轉入地下開采后,一直保持在日產鉆石3萬克拉左右,這還只是米爾內一個礦坑的產量,另外5個鉆石開采點還沒有計算在內。
看似普通,則暗藏豐富寶藏的米爾內,自建立那天起,便和鉆石緊密地結合在一起。即使未來因為鉆石開采枯竭成一座死城,但屬于米爾內的輝煌往事也依舊會留在所有當地居民的心中,成為一份難以割舍的情懷。
版權所有,禁止轉載。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