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的很多退休老年人雖然有著2000萬日元(101萬人民幣)存款卻瀕臨著破產。平時別說大魚大肉,就是連青菜也舍不得吃。為什麼年輕時拼命的工作,老了以后還會破產。
其實是因為在日本有1000多萬人,出生于上世紀50年代初,占總人口的10%。本來奮斗了一輩子,到了該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,但是現實卻非常殘酷,他們普通都上有老下有小,父母那一代越來越長壽,也需要花錢護理。
子女那一代還正好趕上了日本經濟不景氣,工作也不穩定,需要一些生活上的幫襯。
其中采訪到的一位老人,這位老人名叫青山政司,今年68歲,當年他退休的時候,共積攢了2000萬日元的存款。而且退休后還有8萬日元(4000人民幣)的養老金。
本以為辛苦工作了一輩子,老了能享受享受,沒想到晚年的生活更凄涼。
青山的妻子很早就去世,現在他和已經91歲的母親一起生活。母親年輕的時候沒有買養老保險,現在老了也沒有養老金,如今生活上全靠青山贍養。
過去5年的時間里,青山光是在母親的護理費上就已經花了400萬日元(20萬人民幣)的積蓄。
另外,青山每個月的日常開銷是15萬日元(7600人民幣),青山的養老金壓根據不夠用。每個月還得虧空7萬日元(3600人民幣)。
按照這個消耗速度,如果青山自己再生病的話,2000萬日元庫款很快就會花完。另外,青山本想出去打打零工補貼家用,但母親又患上了嚴重的老年癡呆癥,他不在家的時候,老太太經常出門溜達還找不到回家的路。害怕母親出事,青山只能留在家中寸步不離的照顧。
為了控制開支,青山把每天的生活開支控制在600元日元(30元人民幣)以內。每天的伙食都是便宜菜,冰箱里的糧食也不多,每天的伙食不是面包就是米飯。
但有時候青山會忍痛花個幾百日元為母親改善一下伙食,會買一些蝦米,納豆之類的小菜。但一盒納豆也得分成好幾頓。
雖然生活會很辛苦,青山還是很孝順母親。青山說:「母親在自己很小的時候,辛苦把自己拉扯長大,自己現在有義務照顧母親」。另外在談論到如果自己的存款之后會怎麼辦,青山直言說會自盡。
其實,在日本像青山這樣擁有2000萬日元都能想到自盡,那像其他沒有這麼多存款的人生活就更難了。
同時也采訪到另外一對夫妻,新春吉美和老婆惠子今年都是67歲,兩人每月退休金加起來有22萬日元(1.1人民幣)。
但是家里有6個人要照顧,巨大的開銷讓他們入不敷出。89歲的老母親患有老年癡呆和心臟病,每天都要服用11種藥,醫藥費和護理費都是一筆巨大的開支。另外,36歲的兒子在媳婦去世后,也帶著兩個孩子回到了家里,父子三人一起啃老。
因為經濟的不景氣,兒子找不到工作,只能偶爾去做做插花的小零工,并且大部分的時候都沒有工作。
對于每天必要的6個人的開支,每個月就僅僅是伙食費就達到了15萬日元(7600人民幣)。因此,兩口子雖然快70歲了,但是房貸還沒有還完。每個月近10萬(5000人民幣)的房貸。另外還要加上各種生活開支,一個月就要虧空25萬日元(1.3萬人民幣)。
為了補貼家用,新春也只能出去打工掙錢。他現在在一家殯儀館做服務員,每月工資15萬日元(7600人民幣)。但還剩下10萬的虧空,新春也不知道該怎麼填補了。
這樣下去,,兩口子存下的200萬積蓄(10萬人民幣)就會花光。年輕的時候,新春夫婦屬于當時日本典型額中產階級。
很多人還在為吃喝發愁的時候,他們家就買了一輛汽車。一到休息日,他們全家也都會出門游玩。轉折點出現在他們40歲的那年,日本經濟陷入低谷,新春也被公司辭退了,從此沒有正式的工作。
隨著年齡的增長,新春也在工作的時候常常感受體力不支。說不定哪一天就干不下去了,到時候這個家也就徹底沒有了收入。
其實新春兒子對于啃老也很愧疚,但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,他也不知道該如何改變命運。
很多日本老人,其實都和青山,新春一樣,僅僅依靠養老金依然無法維持生活,在退休后還要接著工作。在時代的環境下,這一代人一生的努力都在漸漸化為虛無。經濟衰退,中年失業,還有昂貴的醫療,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......這些難題像一座座大山壓在他們身上。
關鍵是他們自己也白發蒼蒼,疾病纏身,不再像年輕時有那麼多的精力去奮斗。成年人的世界從來沒有容易兩字。
看到這些退休老人的晚年生活,我們仿佛也看到了80后和90后的未來,我們這一代很多都是獨生子女,也都是上有老下有小,以后的生活壓力也會比較大,但我們現在能夠做的就是要未雨綢繆,趁著年輕為以后的生活多做打算。